「东海之上的秘密花园」
临风/摄长达公里的海岸线上,座海岛地形奇异。
地处中国海岸线的中间地段,小城位于浙江面积第二大的海湾。深邃的海洋养育了海岛上淳朴善良的渔民,也给了这个滨海小城独特的从容大度和波澜不惊,共同谱写出一段围海造田奋斗史。
三门文旅豆芽部落
喜欢potato/摄台州·三门
坐拥59万亩的浅海、21万亩的滩涂,19万亩的海水养殖基地……对三门人来说,也许梭子蟹、大黄鱼是要看时令的,但小海鲜却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嘴里的“鲜”。
今天就跟着碗碗一道花上2天1晚的时间,去三门走走。哪怕到了禁渔期,也没有人能够拒绝这座“中国小海鲜之乡”。
2天1夜
寻找东海秘境蛇蟠岛—蛇蟠岛度假村午餐—涛头村—潘家小镇情人谷(住水访喜居)民宿早餐—善见村—横渡美术馆—白溪—东屏古村(午餐)—隐龙山—木杓沙滩—返程
/蛇蟠岛/
云上世界
赵高翔Moor/摄薛强/摄蛇蟠岛,台州第一大岛。这里易守难攻,曾经是历代海盗亡命啸聚、长期盘据之地之地。经过岁月的颠簸流离,曾经的热血征途早已被时光磨平,却在海岛村被刻画成了精美的艺术,存留至今。
薛强/摄左图
云上世界-赵高翔Moor/右图PIXONE被誉为“海上仙子国”,蛇蟠岛有着千年的采石历史。岛上千洞各异,洞中有洞,横竖旁出,是一斧一凿磨炼的人类奇迹,素有“千洞岛”的美称。野人洞展示了千年斧凿后的“残山”奇迹,当地出产的优质石料更是让这里成为三门石窗艺术的发源地。百县千碗达人PIXONE/摄在这个用网线串起来的赛博时代,赶海不再只是海边居民的专属日常体验,越来越多的内陆人通过短视频开启了“云赶海”。但是,来三门亲自体验一次讨小海更有一番趣味。一人、一桶、一“海马”,这场滩涂寻宝游戏充满着未知和惊喜。
Tips:可以自驾上岛,出行更方便~岛上除了野人洞、海盗邨、滑泥公园三大玩点,狮子岭观景平台还是观海上日出的绝好胜地/涛头村/地处花鼓漫岛,涛头村四面环海,东临蛇蟠洋,北与宁海县一市遥相对望。年前,雷氏(畲族)族人,跋山涉水、泛舟浮海,在这里落脚生根,开启了耕海牧渔的火热前程,成为中国唯一的“海上畲乡”。
百县千碗达人PIXONE/摄漫步走来,民居外墙以红蓝二色的漫画绘制出浓浓的畲乡气息;畲街上到处都是浓浓的畲族风情;一幢幢海上畲居,石墙青瓦罗蔓藤,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沿着村中游览的小径可达后山一座°的观景平台,举目眺望就能将山海风情一览无余。
/潘家小镇/
薛强/摄百县千碗达人PIXONE/摄沿着溪流一路走来,便被潘家小镇凉爽的微风扑了一脸。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这里素有“浙东绿肺”之称。漫步水坊街,清冽的河水是天然泳池,也是水上乐园。逛逛商铺,看看老手艺人打麻糍,尝尝地道的农家菜,生活本该如此惬意。桑子/摄想玩刺激的,不妨就去情人谷。坐上飞天魔毯,上山省时又省力。玻璃景观悬索桥是属于勇敢者的享受,低头就能看见峡谷风光尽在脚下。这里还有全国首条情侣双滑道依山而建,落差.4米。时急时缓,飞一般的刺激体验,让人腺上素狂飙。百县千碗达人
PIXONE/摄入了夜,不妨住进老街上的水访喜居。虽没有传统酒店那般富丽堂皇,但江南大家的富、雅、韵被深藏于高高的门墙之中。12个房间自带落地窗,把小镇绝美的风光都引入房内。早早起床吃一餐简单的农家早饭,舒心又舒胃。
Tips:潘家小镇不远还有一座善见双尖山生态风景区,有步步惊心、也有高空玻璃水滑道~喜欢刺激的盆友可以去体验一下~
/横渡美术馆/
百县千碗达人PIXONE/摄陈丹青说,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我觉得,乡村亦是。
横渡的白溪沿岸,几乎拥有理想田园的全部要素:微风河堤、浅滩芦苇、溪水潺潺……再往里走,一座造型独特的白色美术馆拔地而起,令人眼前一亮。
桑子/摄作为上海大学教育实践基地,横渡美术馆是白溪生态旅游带上最特别的存在。白色建筑坐落在稻田间,它的一砖一瓦,都好像携带了艺术与自然的气质,让人心生宁静。侧畔一颗年的古樟树,又仿佛一位孤寂的老者,守护着古老的记忆。
/东屏古村/
百县千碗达人
PIXONE/摄地处横渡镇湫水山腹地,东屏是三门最早的古村落之一,始建于南北朝时期,享有浙东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厚墙、狭巷、窄窗,古村历经明中期倭寇肆扰,清初海禁毁村,几度涅槃。如今徒留飞檐翅角依然顽强地诉说着曾经的气派与荣耀。
百县千碗达人
PIXONE/摄村里还有一座东屏红妆博物馆。琳琅满目的馆藏,大到家具床铺铜盆器皿,小至针头线脑漆碗杯盘,凡新娘嫁到夫家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仿佛看见了当年富家小姐出嫁的场面:花轿颤颤悠悠,鼓乐爆竹齐鸣,浩浩荡荡延绵数里……
/隐龙山/
小红书
趣游山如其名,隐龙山最高处宛如“龙脊”,蜿蜒起伏,一线曲折,好似一条巨龙卧伏在山间。只有米高,隐龙山却在华东户外圈里名气颇大。长达20余米的山脊,岩石坚硬,但最窄处大约只有20-30公分,两旁皆是深谷。(除非是有丰富经验的户外达人,碗碗建议保持安全距离远观打卡。)
百县千碗达人
PIXONE/摄循着一路的栀子花香,隐龙山顶竟藏了一处帐篷、房车兼备的山野度假民宿。这里坐落于白岩山茶场,可远眺草头木杓沙滩,乃真正山海会盟之地。吹着东海来的海风,在漫天星光下入睡,在鸟鸣晨曦中看一场华丽的日出,身心都得到了安抚。
/木杓沙滩/
百县千碗达人
PIXONE/摄每一个台州三门人的夏天,都有一个木杓沙滩。木杓沙滩因地处木杓村而得名,有人说,她是浙江东部沿海冷门却大美的沙滩之一。这处沙滩面积不大,沙质却格外地细腻柔软。最重要的是,这片沙滩免费开放!
梁敏慧/摄
阿管在路上/摄夏天的夜晚,沙滩上的篝火和烟火似乎也会跳舞。音乐,啤酒,海鲜......清凉的海风吹来愉快的声音,这是人间极致的美好。在这个漫长的夜晚,还可以支起帐篷露营,等待第二天的黎明。
三门小海鲜,敢为天下鲜
豆芽部落
三门文旅如果说大海养育了渔民,那么海边滩涂,则养育了讨海人。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讨海”是海边很多家庭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摘藤壶、挖蛏子、捞佛手、捕青蟹……辛劳一天所得的小海鲜,终化成桌案上的一粥一饭,作为一家人赖以生活的食物。/三门青蟹/图源
《小海鲜》南宋台州人戴复古曾说“每思乡味必流涎”,想念的大抵就是这只“怒奋两螯眸炯炯,饱吞三印腹便便”的三门青蟹。作为湖蟹和海蟹的“结合体”,青蟹虽外表看着狰狞,内里却藏了无限温柔。图源
《小海鲜》从幼体长成成年蟹,青蟹要经过10多次的蜕变过程:汁水充盈的软壳蟹、肉质紧实的肉蟹、爆膏顶角的膏蟹、换壳期的重皮蟹,还有港人最爱的黄油蟹……浅海里长大的三门青蟹有着海蟹的大体积,又有湖蟹的鲜美,简单清蒸就足够好吃。/跳跳鱼/
大鱼有大鱼的烹法,小鱼也有小鱼的滋味。渔民用5米长的钓竿,6米长的鱼线,十米开外甩杆“精准打击”,才能捕获这些在滩涂上走位风骚的“小机灵鬼”们。
弹胡好动,所以肉质十分鲜嫩。最本地的做法是烤成弹胡干,用稻秆熏到弹胡皮黑冒油,再置于阳光下暴晒,浓缩鲜味足以弥补捕捉的艰辛。此外三门人还喜欢把它做成鲜甜可口的鱼煲,别具特色的跳跳鱼烧豆面,酥脆可口的炸跳跳鱼......
/望潮/
图源
《舌尖上的中国II》望潮平日穴居海滩泥洞之中,潮涨时便爬出洞口张望,故名“望潮”。它是章鱼里最小的一种,体积虽小,但肉质却很紧实,尤其是那八爪,更是劲道十足。
图源
《小海鲜》望潮可生炒、可红烧、可水煮,人们更偏爱清蒸水煮的那股子原汁原味。把望潮放入沸水里打几个滚,就可捞上蘸着酱油、醋食之。越小的章鱼,肉质越紧实,煮之后肉质也越“硬”,入口爽脆又入味,下酒最好。
/血蚶/
图源
《小海鲜》初次见到血蚶的人,一定都会被它鲜血淋漓的样子吓到,但它却是美味异常。血蚶烧时不宜多煮,用开水略微烫一下即可。猩红的卖相,带着点“血丝”才最正宗!胆大嘴馋的吃货甚至喜欢生吃血蚶,认为这样最是鲜美,令人称奇。
/溢蛏/
图源
《小海鲜》三门湾滩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使得此地海水咸淡适宜,饵料丰富,蛏子生长在泥沙为主的涂质上,个个体大壳薄、肉嫩而肥。
对于爱吃蛏子的人来说,不管盐水还是葱油,辣炒还是盐焗,怎么烧都好吃。刚出锅的蛏子有着比豆腐更柔嫩的口感,一咬就爆汁,几乎可以不用咀嚼直接滑过喉咙。
/佛手螺/
图源
《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虽然看起来形如龟足、又似佛手,但实际上佛手螺是虾蟹的近亲。佛手螺外壳粗糙、肌肉洁白脆韧,兼具章鱼的脆和蟹肉的鲜,不论是简单的葱蒜清炒或佐酱油米醋,都能激发大海最原始的滋味,好吃到上瘾!
/泥螺/
图源
《小海鲜》栖息在泥沙肥沃的滩涂上,黄泥螺的生长环境容不得有一点污染。酒醉盐腌后的黄泥螺,光是酒香就能勾出无数馋虫,最佳赏味期也被大大拉长。牙齿和舌尖通力合作,把螺肉吃下,海味的醇鲜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沙蒜/
沙蒜,其实就是海葵。沙蒜的美味是浸润着咸鲜的海水长出来的。众多烧法中,沙蒜豆面可以说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爽滑软脆的沙蒜吸饱了浓郁的汤汁,吃过的人都会觉得沙蒜天生就该这么烧!
/水潺/
这种鱼通体雪白,浑身只有一条软骨。外皮包裹了鱼的鲜香,放进嘴就像豆腐一样融化,那种嫩滑的啫喱感,一口就能“嗦”掉半条鱼。除了常规的椒盐、清蒸,三门人还会把鱼肉剔下来做成“水潺饼”,油炸或烙熟都好吃。
/辣螺/
辣螺有小有大,小的和河里头的螺蛳差不多,大的则有成年人的拇指般大小。三门人通常连着壳一起用水煮,加些料酒和盐去腥调味即可。“辣”字当头,舌头一沾上辣螺的肉体尾部,辣味瞬间袭来,独特又爽口。
本文图片来自三门文旅、《小海鲜》、网络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非常感谢!#百县千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