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芽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临沂胡婆婆豆芽背后的故事
TUhjnbcbe - 2024/3/26 16:59:00


  6月28日,记者在临沂市罗庄区幸福小镇社区见到胡婆婆时,她正在自己的“豆芽工作室”中忙碌。这间由车库改造而成的育苗室里,一排排十几厘米长的豆芽长势喜人。胡婆婆名叫胡姿彩,她身形瘦削、两鬓斑白,是幸福小镇“老创街”最早的“拓荒者”。


  “年,社区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到家里采集信息,了解到了俺家的情况。”胡婆婆回忆说,年近古稀的胡婆婆,丈夫生病,儿子儿媳身体残疾,生活的重担落在她一人肩上。起初,幸福小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几次三番想帮助胡婆婆,可是她脾气犟,不愿意接受直接帮扶,说那样没有尊严。为此,社区文明实践站通过志愿者牵线搭桥,为胡婆婆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来补贴家用,还免除了她家的物业杂费,并承担了她孙子幼儿园到大学期间的全部学习费用。可好景不长,受疫情影响,胡婆婆打工的饭店迟迟不能开张,胡婆婆辞了职。


  胡婆婆辞职不要紧,这让幸福小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着了慌。“输血”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造血”才是长久之策,怎么才能为胡婆婆不失体面地“造血”?“趁着打造创业示范街,给胡婆婆一间铺子,鼓励她做点小生意,我看就干脆教她生豆芽,我们帮她卖豆芽。”幸福小镇志愿服务总团团长张广涛回忆,那时候电商直播方兴未艾,社区沿街有很多闲置的车库,又通过志愿者收集上来的信息,了解到社区部分上了年纪的老人掌握做豆腐、烙煎饼、缝棉袄等手艺,结合胡婆婆的情况,张广涛帮助这些人自主创业的想法很快落了地。


  社区流转了居民60余个车库作为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城南老街、老创街,帮助社区45名老人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建成“老姊妹公社”实践点,30多名社员已开发传统手工艺产品三大类十余种,产品供不应求。如今,胡婆婆已经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安稳幸福的生活,还带动了社区10多位老年人走上生豆芽创业的路子,“胡婆婆豆芽”也已成为幸福小镇的创业养老特色品牌。


  “社区文明实践站成立了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群体组成的‘五老志愿服务团’,提出‘让夕阳红起来’的理念。”张广涛说,夕阳红,红在哪儿?红在老有所为,红在老有所乐。多年来,幸福小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社区老人参加书法比赛、绘画、唱歌、广场舞、读书、诗朗诵等文明实践活动,既丰富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又提升了居民精神文化层次。通过定期举办百家宴,每月一次寿星宴,每年8月举办幸福节,60岁及以上老人每年一次免费健康查体,70岁及以上老人每天一个鸡蛋等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了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氛围,让敬老、爱老、养老、助老蔚然成风。与此同时,老年志愿者还自发成立了“夕阳红大队”,监督社区各类不文明现象,让社区风气越来越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沂胡婆婆豆芽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