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芽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青石桥花鸟市场一代老成都忘不了的回忆
TUhjnbcbe - 2022/7/31 16:38:00

在新开街18号里,有一处成都人人皆知的花鸟市场。

从1号线C1口出站,穿过盐道街左拐。一条融入了秋景又略显冗杂的街道赫然入目。

不算宽敞的街道上商铺林立,商铺门前的汽车也来回自如地换了几拨。新开街的早晨,于绵绵清爽中,慵懒地开始了。

曾经最大的花鸟市场

10月的成都,浅金的阳光已不常见。走进新开街,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满满的梧桐树。

心中不禁有些唏嘘,十多二十年前还没修整过的青石桥呀,如今倒是被浣洗的一片葱翠。

街道上停放的摩拜、小黄还算井然有序,时不时还能看见一些城管穿梭于此。

仔细辨别了好一会子,嗯,和记忆中的场景有些不同了。

这条街上买卖种类最多的商铺,倒是水族类。粗略数了数,整条街的三分之一几乎都是卖鱼的。

随意拣了一家水族馆,刚踏进去就眼前一亮。

难怪成都人家家户户都爱养鱼,这红彤彤喜气洋洋的视觉感,是你随意放置一个鱼缸,便会迎面扑来的。

和我在同一家店买鱼的小朋友,当时脖子上还系着红领巾。

一脸认真的挑选着小鱼、水草,一脸认真的询问着老板价格,猛然又想到了童年时期的我。

那阵子小,缠着妈妈买过一条小鱼回家,结果因为没注意水质、喂食,没多久就死了,当时还伤心了好久。

那时候最喜欢这些叫不出名字的小鱼了,在网络并不普及的年代,闲暇之余,静静站在买鱼的地方看着鱼儿嬉戏,便觉得好开心啊。

5块钱一条的价格,如今于我来说不算什么,可在小时候那就是天价了。

群鱼是最好玩的,你把手放在玻璃缸上他们便会蜂拥而至。

大鱼张着嘴巴,一开一合漂亮大气极了。

挂名着花鸟市场,一个花字打头,也是一定要进去瞅瞅的。

不大不小的的花卉店,内容却蛮丰富,各类品种整整齐齐码在架子上供人挑选。

这样别致的盆栽,现在市场上有很多。

以前我爷爷很爱捣弄这些花花草草,我家离这儿其实不算近,但周末我写完了作业,他都会带我来这里看花。

再往前走几步,耳边便充斥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嘈杂声。

“啾啾啾,啾啾啾”

五彩斑斓的小东西,太漂亮太高贵了,远远就能看见,在一堆动植物中特别亮眼。

体型大一些的鹦鹉一般都会安静沉稳,不不不,应该说是漂亮的鹦鹉都高冷。我走在它面前,它都不会看我一眼那种。

而体型小一些的呢,虽是安分守己的站在笼子上,眼神却一直好奇的四处张望,怪可爱的。一只基本都是一百多块不等。

看鹦鹉的人是很多的,而且年龄层次分布也很广。

我问老板,这天气冷了,鹦鹉会不会冻死呀?老板跟我说不会的,只要做好保暖措施,冬天在笼子外面拢一层布,问题就不大。

弄得我也想买一只回去,教它说:“姐姐,你真漂亮。”

不过这条街上专门卖鸟笼的铺子很少,走完一整条街,都只有2家商铺有卖的,特别是竹笼子,数量更少。

猫狗也是这条街上炙手可热的动物,狗狗一般都在封闭的大玻璃笼里,猫咪一般都在小的铁笼子里。

其中围观猫咪的年轻人是最多的,乖巧温顺的喵星人,谁不喜欢呢?

还记得小时候的玩伴,爬行超慢的蜗牛吗?

以前念小学时,在家里的小区看到过这种蜗牛,长大之后几乎都没怎么见到过了,没想到这里还能再见到10块钱一只的它。

你不知道的青石桥

这条新开街上,还有一个不太引人瞩目的叠翠城,很多人都以为它就是个单纯的住宅小区。

往里走几步才会发现,里面是个别有洞天的森林花园。

只是一眼便怔住了。这一方浅窄的小天地,竟悄悄藏了一座秘密花园。

整个小区的道路两旁,全是小小的私人花卉店。老板几乎都是中年人,自己搭个简易小棚子,摆好新鲜的花卉,就是一间温馨的小店了。

“叠翠城外面街上的铺子太贵了,租不起。这里面便宜得多。”胖老板和气地跟我念叨。

老板们优哉游哉的守着这方清新天地,或是随意的叼根烟看我们拍照,或是自己拿着手机低头斗着地主。

绵绵的秋风一吹呀,呼吸间全是微漾的花香。

而这家铺子,是整个叠翠城里唯一一家不卖花而卖花盆的,我笑着打趣老板:“这里家家都卖花,您咋不卖呀?”

老板看着我笑了笑,常年抽烟的喉咙管有些沙哑低沉:“是呀,既然大家都卖花了,那我得卖点不一样的呀。”

一眼望去,除了枝繁叶茂的花草,最独特的,还真是这最普通的土木瓦盆。

这里面还有棵很特别的树:银杏树上面长了棵黄果树。

偶遇的路人也觉得不可思议,问了问附近的老板才知道,这棵树的年岁已上百了。

古有千年铁树开了花,今有百年银杏生了树。

这个小区的第二层楼全是卖高级猫、龙猫的,不像外面的小店,看装修就比较高档,过道也整理的很干净,一点儿异味都没有。

二楼上面是住宅房,小棚子里悠闲老板们,还有外面卖花鸟的老板们几乎就住在这里。

走出叠翠城,门口淳朴的老爷爷正在叫卖着自己从老家的地里拔来的植物。

我好奇地瞧着他卖的东西,他也望着我,微微动了动唇,好半天才颤巍巍的开口:“妹儿,你要称点不?”

我忙说我不要,我就是看看的。

“我在这儿卖了10多年了,一般来买东西的都是老主顾,你面生得很。”他笑的淳朴,我却瞥见到了他眼里一晃而过的落寞。

正在吃饭的阿姨也忍不住走过来跟我们唠叨。

“那儿年生,这条街上热闹得很,摊子可以一直摆到红星路,特别是到了星期六,有时晚上还要摆个通宵呢。”

“那儿年生,每个人基本上象征性给点钱就可以租到摊位了,现在整改了,租不起铺子啊,只能这样摆摊,还有城管要逮我们呢。”

细碎的老成都气息

走新开街过个马路,对面就是青石桥南桥。

我跟同事说,我今天一定要吃到青石桥的肥肠粉,于是他便带我来到了街对面。

南街上的建筑都不怎么新,处处透着老成都的市井气息。

陈旧剥落的墙漆,颜色深沉的街景,一看就知道上了年头。

有时路过这里也会想,估计拆迁这一片也指日可待了。

住在这里附近的居民都挺开心的:“以前的青石桥路好烂,出门都不敢穿干净的鞋子,还是现在规划好啊。”

但我也不知道这到底好不好。

再往前走是中街,有名的青石桥海鲜市场就在这条街上。

海鲜城是中街最热闹的地方了,来这条街上买海鲜的,有开大奔宝马的,也有骑膜拜小黄的。

大家对海鲜的喜爱,是交警叔叔也阻止不了的。

这个“脏乱差”的海鲜市场可以说是24小时不打烊的,非常接地气。

当大家还在睡梦中的时候这儿就已经是人声鼎沸了,只是来这儿买海鲜一定要货比三家,也要当心被老板烧。

海鲜市场的对面有一家复兴肥肠粉,是那家巨有名的“青石桥第一家老字号”。

我拉着同事激动的直杀这家店,结果却被告知:“我们除了肥肠粉,其他中餐都有。”

不死心地询问着现在“这家店”的老板,他也不清楚原来的复兴肥肠粉到底搬到哪里去了,甚至什么时候搬的也不知道。

我又问了附近开干杂店的老板,也是什么都不清楚。

记忆中的复兴肥肠粉,真的只存于记忆中了。没办法,同事只能又带我往回走了。

折返到南街上,倒是瞥见了一家并不算出名的肥肠粉店,错开饭点,已是阴沉沉的下午了,连老板都坐在店里打瞌睡。

我和同事实在有点饿了,小心地喊醒老板,要了两碗肥肠粉,老板就积极的去忙活了。等了会给我们端上桌后,老板又坐着打瞌睡了。

果不其然,成都的肥肠粉,成都的店老板。悠闲惬意,名不虚传。

一碗10元的红油肥肠粉,麻辣鲜香,粉质细腻。

黄豆、芹菜、芹菜叶叶再混着黄豆芽,虽然味道算不上很好,但潮湿的天气还是吃的我大汗淋漓。

时间是把刀,总是在光阴这块粗粝的石头上不断打磨。

这里被磨去一些棱角,那里被褪去一点斑驳,所以人有些时候呀,是愿意活在回忆中的。

如今青石桥的花鸟市场干净整洁,宁静祥和,我明白这于大成都来说是好事。

可没有荒芜纷乱的曾经,哪来焕然一新的如今。

时间马不停蹄地赶着人越走越远,我却悄悄期许它能再慢一些。

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都是我陪青石桥共同走过的岁月。

也是,我爱着成都的岁月。

-TheEnd-

策划

成都圈子

图片

小白

编辑

可可

成都圈子原创编辑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往期建筑-

人民公园:最后的老成都生活

老成都的小香港:红瓦寺鸳鸯楼

凌晨3点半:成都人发家致富最佳时机!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石桥花鸟市场一代老成都忘不了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