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芽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护士执业每日一练
TUhjnbcbe - 2021/11/25 20:48:00

1、题干:患者女性,45岁,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大,妇科检查:可触及增大的子宫,表面不规则,呈结节状。医生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非常紧张,护士告知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

A、良性肿瘤B、脂肪瘤C、恶性肿瘤D、纤维瘤E、黄体囊肿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妇女,子宫肌瘤为球形实质性肿瘤,多发或单个,大小不一,表面光滑,表面有一层由子宫肌层受肌瘤压迫而形成的假包膜。

2、题干:患者,女,40岁,患有子宫肌瘤,引起经量增多。与经期延长最密切的因素是()

A、肌瘤的生长部位B、肌瘤的数目C、肌瘤的大小D、患者的年龄E、肌瘤的变性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子宫肌瘤分为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肌壁间小肌瘤一般无月经量的改变,大的肌壁间肌瘤可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大,不规则阴道出血等。粘膜下肌瘤月经增多,随着肿瘤增大,经期延长。因此与经期延长最密切的因素是肌瘤的生长部位。(A对)。

3、题干:患者,42岁,近几年来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近2~3个月常感头晕、乏力。妇科检查:子宫呈不规则增大,如孕4个月大小,表面结节状突起,质硬,诊断应首先考虑

A、子宫颈癌B、子宫肌瘤C、子宫内膜癌D、卵巢肿瘤E、妊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子宫肌瘤症状:月经异常,经期较长,月经量增多;体征:可触及增大的子宫,表面不规则,呈结节状。与题意相符(B对)。

4、题干:关于子宫肌瘤不可能出现的护理诊断为

A、恐惧B、有感染的危险C、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求量D、自尊紊乱E、潜在并发症—贫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护理问题:(1)有感染的危险:与长期反复出血造成贫血,机体抵抗力下降,空腔内总有开放血窦(BE对)。(2)活动无耐力:与子宫不规律出血,月经过多引起的出血有关(CE对)。(3)焦虑、恐惧:与反复阴道出血,担心恶变与影响生育有关(A对D错)(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5、题干:患者,女,40岁,因患子宫肌瘤入院。护士在采集病史时,应重点追溯的内容是

A、是否有早婚早育史B、高血压家族史C、是否长期使用雌激素D、睡眠情况E、饮食习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子宫肌瘤的病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和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故是否长期使用雌激素为病史的采集重点(C对)。

6、题干:患者,女性,50岁,体检时发现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询问护士该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腹部肿块B、不孕C、月经量多,经期延长D、白带增多E、腰酸、下腹坠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月经异常:小肌瘤一般无月经量的改变,大的肌壁间肌瘤可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大,不规则阴道出血等。肌瘤发生坏死、溃疡、感染时,可出现持续性或不规则阴道出血或脓血性排液(C对)。

7、题干:患者,女性,40岁,月经量增多,月经周期缩短2年。妇科检查:子宫增大约3个月大小,质硬,凸凹不平,双附件(-),最可能的诊断是

A、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B、子宫内膜癌C、子宫颈癌D、子宫肌瘤E、围绝经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腹部肿块、白带增多,疼痛等。妇科检查时,肌壁间肌瘤者常可触及增大的子宫,表面不规则、呈结节状。浆膜下肌瘤者可扪及有蒂与子宫相连的质地较硬的球状物。根据题意,患者月经量增多、子宫增大约3个月大小,质硬,凸凹不平等表现,可考虑为子宫肌瘤(E对)。另外,注意:子宫内膜癌的表现与子宫肌瘤相似,考生应注意区分。子宫内膜癌:阴道流血: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量一般不多;阴道排液;疼痛等。早期病人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病情发展,子宫逐渐增大,质稍软。晚期偶见癌组织自宫颈口脱出,质脆,触之易出血。(B错)。

8、题干:一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全切术,护士为其进行健康指导,告知患者术后阴道残端肠线吸收可致阴道少量出血,上述现象大约在术后几天出现

A、1~2天出现B、3~4天出现C、5~7天出现D、7~8天出现E、10~15天出现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全子宫切除的病人术后可有少量暗红色阴道流血,血量逐渐减少,若术后7~8天出现阴道流血,多为阴道残端肠线吸收所致,出血量不多者暂观察;出血较多者可以明胶海绵压迫止血或缝合残端。术后1医院随访,检查伤口愈合情况(D对)。

9、题干:患者女,40岁。孕2产2,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后1天。此时应为患者采取的体位是

A、中凹卧位B、右侧卧位C、去枕平卧位D、半坐卧位E、左侧卧位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半坐卧位适用范围:①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②急性左心衰竭病人:采用半坐卧位,可利用重力作用,使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淤血和心脏负担。③心肺疾病所引起的呼吸困难的病人:半坐卧位时,由于重力作用,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同时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也减轻,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④胸腔、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促进引流;其二可使腹腔渗出液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因盆腔腹膜抗感染性较强,而吸收性较弱,这样可达到减少炎症扩散和*素吸收的作用,减轻中*反应。同时又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其三可松弛腹肌,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促进舒适,避免疼痛,有利于切口愈合。⑤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使其逐渐适应体位改变,利于向站立过渡。该孕妇为盆腔手术术后适合半坐卧位(D对)。

10、题干:患者女,40岁,因患子宫肌瘤拟行腹部全子宫切除手术,术前3天应做的护理准备措施是()

A、留置导尿管B、清洁灌肠C、皮肤准备D、阴道准备E、进无渣饮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全子宫切除术,需按妇科开腹手术前护理常规做术前准备:(1)皮肤准备:术前一日备皮,剃除自剑突下至大腿上1/3处及会阴部,两侧至腋中线范围内的所有汗毛和阴毛,并彻底清洁脐部。(2)阴道准备:术前一日用碘伏溶液冲洗阴道2次,冲洗时注意动作轻柔,防宫颈出血。(3)留置尿管:术日晨插尿管,术后保留尿管7~14天。(4)肠道准备:按清洁洗肠要求,术前三日半流食,术前两日流食,术前一日禁食,不禁水,同时予以补液。或术前一日口服洗肠溶液清洁肠道,晚上视排便的情况给予洗肠。术前6~8小时禁水,可遵医嘱予术前补液。(E对)

推荐阅读

新护士如何医院里,很少看到45岁以上的护士?护理记录中常见的5大问题,请一定要注意!事关70万护理考生,考前押题发布~临考阶段如何快速提升50分?雪狐狸押题密卷尝鲜版来啦!快速阻击所有难题分!大数据押题预测,每做一题,都在提分!护士/护师考生都可以免费领取识别扫码,立即领取备考资料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护士执业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