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汕的祭祀习俗叫“拜年老爷”,江浙一带通常称作“祭拜祖宗”。一般,在除夕到来之前,“祭祖”这个仪式必须要完成。这场景就是鲁迅先生在《祝福》里描述的鲁镇年终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杀鸡、宰鹅、买猪肉”,“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
各家有各家的做法,我们家是最普通的六道菜,鱼、肉、鸡是必须有的,另外三个是黄豆芽、油泡泡、蛋饺。黄豆芽代表如意,油泡泡、蛋饺则代表金元宝。豆芽是铺排在油泡泡和蛋饺下面的,意思是财源滚滚,万事如意。给祖宗享用的酒要敬三次,给祖宗添饭必须一勺到位。点香后要去门外请祖宗进门,香烛燃尽后要烧纸锭,小辈们磕头祭拜、祈祷保佑。大户人家的排面就更大,但一些基本的规矩,大差不差。
这些祭祖的事情,在我先生的四川老家里是没有的,只说是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老北京在二十七这一天有洗疚疾(洗旧泥)的习俗,四川地方也流行。传说在这天沐浴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洗去一年的病痛,祈求来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年的到来,也有称“洗福禄”。这可以查阅清代潘荣陛编撰的杂记《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岁暮斋沐,多于廿七八日。
今天要办的就是这两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