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尿酸结晶沉积相关的复杂的关节炎。
因此,高尿酸血症被认为是痛风发作的先兆。
已知,进食高嘌呤化合物的食物会升高血尿酸水平,促发和加剧痛风发作。
因而,各种有关痛风的指南都建议饮食是高尿酸和痛风管理重要的环节。
比如,建议严格控制诸如鸡肝,肉类等等含大量嘌呤的食物。
然而,对于另一些具体食物的嘌呤含量,以及是不是适合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食用却存在分歧。
花生,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花生嘌呤含量高不高?
有关花生嘌呤含量存在三种不同的说法:
有人说,花生嘌呤含量很高,不适合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食用;
有人说,花生嘌呤含量中等,为96.3mg/g,不适合于痛风发作患者食用。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缓解期患者可以食用;
有人说,花生嘌呤含量属于低中水平,为79mg/g;加之它含有具有抗炎特性的脂肪酸,不仅不是痛风患者需要禁忌的食物,反而可能使痛风患者受益。
这样,很多读者又面临了一个古老难题:
到底听谁的?
花生到底含多少嘌呤?
花生嘌呤含量为96.3mg/g的说法主要流行于国内,79mg/g流传于国外。
哪种说法更准确真实呢?
我们不妨从公开发表的医学文献中寻找答案。
由于,坊间流传的数据指的都是食物的总嘌呤含量。
但是,我们知道,总嘌呤包括几种形式,它们对血清尿酸浓度的影响是不同的。
次黄嘌呤,次黄嘌呤核苷酸,腺嘌呤,腺嘌呤核苷酸,和鸟嘌呤核苷酸可增加血尿酸正常的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浓度。
其中,以次黄嘌呤和次黄嘌呤核苷酸(代谢为次黄嘌呤)对血尿酸影响最为显著;存在于核酸的腺嘌呤升血尿酸作用很弱。
有趣的是,迄今尚未有鸟嘌呤可以改变血清尿酸水平或尿液尿酸排泄量的报告,即食物中的鸟嘌呤可能并不升高血尿酸水平。
鉴于,不同形式的嘌呤对尿酸代谢不同的影响,有的科学研究中还将食物中总嘌呤折算成尿酸当量进行标识。
那么,花生到底含有哪些种类,多大量的嘌呤呢?
在一项涉及种食物嘌呤含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的数据中,花生含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嘌呤总量,以及尿酸当量的数值分别是18.9,28.6,0.0,1.6,49.1,以及57.1mg/g。
就是说,花生总嘌呤含量低于50mg/g,属于极低嘌呤含量食物。
而且,几乎全部是鸟嘌呤和腺嘌呤,以不具有升血尿酸作用的鸟嘌呤为主。
因此,理论上讲,花生作为一种坚果(虽然属于豆科植物的果实),被认为是痛风患者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良好的来源,痛风患者不仅可以吃,而且是推荐食用的食物。
“不看广告看疗效”
花生是痛风患者推荐食物,这毕竟只是理论推定,进食花生对血尿酸实际的影响如何呢?
年发表的一项63种饮食和遗传基因对血尿酸水平影响的分析发现,花生是仅次于脱脂奶,鸡蛋,褐色面包和冷泡麦片之外最显著减低血尿酸的食物。
当然,其他坚果也都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推荐的食物,嘌呤含量都要低于花生,尽管降尿酸作用不及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