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东北人的霸气,就是一道菜连锅端 [复制链接]

1#

我朋友小牙签是个资深的吃货。

我虽然自封为吃饭专家,但是只要和小牙签同桌吃饭,我的价值就相当于上菜前饭馆服务员给客人倒的那杯白开水,是非常透明并且没有存在感的。

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蜂腰鹤腿体态轻盈小姐姐,却始终保持着对美食燃烧不尽的热情并拥有着极具包容性的胃容量。

所以每次出门旅行,我都会把寻觅美食这事儿放心的交给她。

有小牙签在的旅途,保准每顿饭都安排的妥妥当当,让人嗨到......呃,必须饭后吃粒吗丁啉。

可是这样一个光吃肉不长肉的女子,也有她的烦恼与忧愁。

这人外表太具有欺骗性了!

看着比较像那种把一粒圣女果切一半当午餐的女子。

所以坐在餐厅里进入点餐环节,最后都会被服务员好心拦阻:

这个菜量差不多了,不够二位可以再点。

一般这种时候,都是我假装豪爽:我们饭量大,并且一天没吃饭了。

服务员们听了都会露出善解人意的微笑,小牙签也会假装羞涩的低下头。

(谁让我是个多斤的胖子呢,这么多年了这个锅都是我来背)

然而最尴尬的其实不是点餐环节,而是在最后结账的时候。

桌上每道菜都变成光盘儿,非常尴尬,真的!

我和我的朋友小牙签一路结伴吃吃喝喝十来年,这种尴尬也一直如影随形。

直到,我们去了东北。

进入东北地界,我亲眼见证了我的好朋友小牙签变身饕餮的全过程。

来来来,容我细说!

高丽火盆

离开蚬子圣地丹东,我们打着海鲜味的饱嗝儿,按照原计划开车直奔长白山北坡。

小牙签坐在副驾,一边儿回味着黄蚬子黑蚬子海蛎子虾爬子,一边儿认真规划着未来几天在长白山地区我们怎么能最大化的将各种延边美食吸收到胃里。

我一边儿开车,一边儿为自己的胃健康担心,同时又很期待小牙签的安排。

在提升一日三餐饱和度方面,她是专家。

就在已经快要开到通化的时候,小牙签突然告诉我有一种叫做高丽火盆的朝鲜族美食。

这道美食发源于榆林镇,火爆在集安城,城里有条胡同儿就叫火盆一条街,街上大大小小几十家店只卖高丽火盆。

她给我讲了一刻钟火盆的前世今生,反正就是听起来很好吃的样子。

但是要折返去集安特意吃,又比较耽误行程,我说咱们就不能去别的地方吃吗?

那一刻,小牙签放下手里的薯片,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这是一道集安独有的美食呀。而且金庸先生说过,很多菜只能在当地吃,出了这个地方就再吃不到这个味了。”

和她胡吃海喝这么多年,头一次听她引用名人语录,我被深深的感动了。

于是我们半路改道前往集安。

我的一只脚已经迈进火盆店,又被小牙签给拽了回来。

她说:“你不要耳朵根子软,无论谁劝咱们少点两个,都不能听!”

我发了毒誓,她才松开把我胳膊都攥红了的爪子。

实践证明小牙签想多了。人家火盆是套餐制。屁股还没沾椅子,老板就帮我们做了决定:“我看你俩吃小盆就行。”

然而小牙签是个有自己主张的女子,她认为老板低估了她的实力,于是又追加了一碗冷面。

我劝她有点儿出息。

她解释说:“只有集安的冷面是榆树皮做的,我是为了给你长见识。”

比我们家脸盆还大的火盆被端上桌架在炭盆上面。猪肉牛肉猪杂牛杂蔬菜蘑菇堆成山状,底下还垫着一层豆腐和黄豆芽。

小牙签终于闭嘴不再嘀咕“小盆吃不饱怎么办?”这种蠢话了。

榆树皮冷面装在真正意义上的小盆里,紧随其后出现在我们眼前,小牙签彻底傻眼了。

我们埋头苦吃,希望不要浪费太多。

其间服务员过来几次提醒:“慢点儿吃,这火盆越到后面才越入味儿,那啥,你们要不要蛋炒饭?鸡蛋放里面一摊,在弄点儿米饭一炒,贼啦好吃!”

小牙签咽了嘴里的牛杂:“姐姐不用了,这就够了。”

高丽火盆终于让她明白了做人要含蓄,我很欣慰。

这顿饭吃的我们很满足,也很辛苦。

饭后走在路上,小牙签揉着自己的腮帮子说:“幸好不是在北京,这要是在北京吃完一顿火盆再坐地铁回家,赶上晚高峰人多,谁要是碰着我的胃,我能吐他一脸牛杂。”

你问我她为啥揉腮帮子?

牛肉吃多了,咀嚼肌运动过度。

铁锅炖鱼

本以为一顿高丽火盆可以让小牙签收敛一下。

没想到我低估了她在吃饭这件事上的野心。

刚到长白山北坡那边的二道白河镇,她就拽着我去吃铁锅炖鱼了。

这又是一道东北地区特有的美食。

朋友们,千万不要小瞧东北地区的鱼!

饭馆门口鱼缸里那些鱼,有一条算一条,那都是BMI指数(体质指数,用于测量是否体重超标)严重超标的鱼!

我们照例要了小份的。

当然,东北的小份绝对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小”,这点儿我们心里已经很有数儿了。

眼瞅着服务员从鱼缸里捞出一条目测至少4斤的肥鱼送进后厨,我和小牙签赶快干了一杯山楂汁开胃。

15分钟后,一口可以当学龄前儿童洗澡盆的铁锅被抬上桌子。

看了看锅里的大鱼,看了看盖在鱼身上小山状的白菜、茄子、蘑菇、粉条、豆腐们,又隔着热气看了看小牙签吃惊的脸,我终于明白:人和人之间最远的距离并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我们面对面坐在同一张桌前吃饭,递个餐巾纸还得欠一下身子。

服务员盖上锅盖,把个小闹钟摆在锅边,说闹钟响了我来给你们做贴饼子。

30分钟之后,锅盖一掀,热气铺面,鱼香扑鼻,贴饼子糊在锅边,肥白鲜嫩的鱼肉放进嘴里。

小牙签问了一个傻问题:“你说咱们吃到晚上10点能吃完吗?”

拜托你有点自信好吗?当然是吃不完了。

结账的时候,一桌来自上海的朋友问出了我们同样想问的问题:“侬搞那么一大锅,还这么便宜,不怕亏本的呀?”

皮肤超好的收银小姐姐羞涩地笑了笑:“这(zei)菜量搁我们这嘎达正常啊。”

后来我们又吃了东北烧烤配石锅拌饭、锅包又,小鸡炖蘑菇、酸菜饺子......

我和小牙签都很喜欢在东北吃饭的感觉:贼拉好吃不说,还不用假装矜持,甩开膀子可劲儿造,反正大家伙儿都是论盆招呼的。

回到北京之后的某天,小牙签突然神秘兮兮的跟我说:“我最近视力不太好。”

我表示关切,亲切地询问她的病情。

她说:“我现在一吃饭,看着什么都觉得特别小。”

我带她去吃了一顿东北菜,小牙签的眼病不治而愈。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