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素食人士如何降低患营养不良疾病的风险 [复制链接]

1#

素食人士是指以不食畜肉、家禽、海鲜、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为饮食方式的人。完全戒食动物性食品及其产品的为全素人士;不戒食蛋奶类及其相关产品的为蛋奶素人士。由于膳食组成中缺乏动物性食物,如果素食者膳食安排不合理,容易引起维生素B12、n-3多不饱和脂肪酸、铁、锌、蛋白质等营养素摄入不足,从而增加这些营养素缺乏的风险,因此对素食人士的膳食提出科学指导很有必要。维生素B12——缺乏会引起贫血及严重精神症状

基于信仰等因素已经选择素食者应给予尊重,对于自由选择者,建议选择蛋奶素,不主张婴幼儿、儿童、孕妇、体质虚弱者和老年人选择全素膳食。已选择了素膳的人群,应更加注意饮食安排,并定期进行营养状况监测,以尽早发现潜在的营养问题从而及时调整饮食结构。

一、膳食结构推荐

素食人士膳食除动物性食物外,能量摄入和其他食物的种类与一般人群膳食类似,因此,除了动物性食物,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也适用于素食。对于自由选择全素者而言,蛋奶素可能更容易达到营养目标。推荐全素和蛋奶素膳食食物组成见下表(根据自己每天所需能量需要量选择合适的食物份量)。

二、实践应用

1.如何做到食物多样化

没有一种植物性食物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为保证素食者的营养素需要,素食人群应认真设计自己的膳食,做到食物多样化。

每天选用粮谷类、大豆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类和坚果,搭配恰当,使各类食物营养互补,每天摄入的食物种类至少为12种,每周至少为25种,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可以采用同类食物互换、粗细搭配和色彩搭配增加食物品种数量,就餐时选用小份的餐具,也可使每餐食物自然而然增加品种。蛋类和奶类富含优质蛋白质,营养素密度高,建议素食者尽量选用,使食物更多样。

2.如何提高谷类食物摄入量

(1)餐餐有谷类

谷类食物是素食人群膳食中的关键部分,对于素食者来说应更好地享用,如大米饭、面食等,每餐不少于g(生食)。不足部分可利用零食、加餐和茶点补足。

(2)全谷物、杂豆类天天有

素食者应比非素食人群增加全谷类食物的摄入比例,主食中一半应为全谷物、杂豆类,减少精制米面比例。选购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加工精度,少购买精制米和精白粉,适当选购全谷物,如全麦粉、嫩玉米、燕麦等。全谷物可和其他食物一起搭配烹饪食用,口味更佳,例如:杂粮粥、玉米糁、小米绿豆粥,为许多人所喜爱。

(3)薯类不可忘

薯类如土豆、红薯等,碳水化合物丰富可以当作主粮调换食用,还可增加膳食纤维、钾等摄入量。

3.如何合理利用大豆类食物

(1)多品种变花样

大豆制备的食品多种多样,可以很好地融入一日三餐。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B族维生素,其中蛋白质含量尤为丰富,在大豆中多达35%左右;大豆还含有多种有益健康的物质,如大豆异黄酮、大豆甾醇以及大豆卵磷脂等;因此大豆及其制品是素食者的重要食物,应每日足量摄入。以普通青年女性为例,每日约需40g大豆及相当量的大豆制品。大豆及其制品可安排在一日三餐中,如早上喝一杯豆浆,中午吃炒黄豆芽,晚上吃白菜炖豆腐,可以轻松达到需要。蒸米饭或者炒菜时放入一把泡涨的大豆,不但增加味道,也轻松提高摄入量;不少地区,有吃“炒黄豆”零食的习惯,也是素食者的选择。认识大豆的营养价值——发芽大豆更好消化与吸收

50克大豆(干)与豆制品的相当量:水豆腐克,豆腐脑克,豆浆克,豆腐干克,素鸡克,豆腐丝克,油豆腐克。

(2)发酵豆制品不能缺

发酵豆制品中还含有维生素B12,素食人群特别要注意选用发酵豆制品。

发酵豆制品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成的豆制品。常见制品有发酵豆、酸豆浆、腐乳、豆豉、臭豆腐、酱油、豆瓣酱等。发酵豆制品制作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可合成少量的维生素B12。发酵豆制品维生素B12含量的多少,除与微生物的品种有关外,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多少也有关。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越多,豆制品的固有风味越好,维生素B12合成的就越多,在选购时应注意。推荐全素者每日摄入5~10g发酵豆制品。

(3)巧搭配

大豆蛋白质含有较多的赖氨酸,而谷类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低,豆类与谷类食物搭配食用,可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显著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例如北方地区居民常吃的豆面条,由小麦粉和大豆粉制成;杂合面窝窝头,由玉米、小米粉、豆粉等混合制作,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堪比肉类。

(4)合理加工与烹调

不同加工和烹饪方法,对大豆蛋白质的消化率有明显的影响。整粒熟大豆的蛋白质消化率仅为65%左右,但加工成豆浆或豆腐后,消化率可提高到80%以上,因此吃豆制品要比吃整粒熟大豆的营养价值高。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它能抑制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使大豆难以分解为人体可吸收利用的各种氨基酸,经过加热煮熟后,这种因子即被破坏,消化率随之提高,所以大豆及其制品须经充分加热煮熟后再食用。

4.常吃菌菇和藻类

新鲜蔬菜水果同样非常重要,每天应该多样且充足,特别是菌藻类。菌菇类品类繁多,如香菇、平菇、牛肝菌、木耳、银耳等,菌菇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植物化合物,这些成分大大提升了菌菇的食用价值,如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菌多糖等。菌菇中丰富的维生素与矿物质,可作为素食人群维生素(尤其维生素B12)和矿物质(如铁、锌)的重要来源。

藻类植物有很多种,常见可烹饪直接食用的有海带、紫菜、鹿角菜、羊栖菜、海萝、裙带菜等。一些海藻如螺旋藻、小球藻、红藻等需要加工或工业制备提取后应用。藻类的碳水化合物中海藻多糖和膳食纤维各约占50%。藻类富集微量元素的能力极强,因而含有十分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藻类富含长链n-3多不饱和脂肪酸(DHA、EPA、DPA),可作为素食人群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之一。

5.如何合理选择烹调油

人体对脂肪酸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特别是需满足必需脂肪酸的需要,不同食用油中必需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因此建议人们经常变更不同种类的食用油。

素食人群易缺n-3多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应注意选择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如亚麻籽油、紫苏油、核桃油、菜籽油和豆油等。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越高食用油越不耐热,也就越易氧化,烹饪时根据所需温度和耐热性来正确选择食用油,可很好地避免食用油的氧化。建议素食人群用菜籽油或大豆油烹炒,亚麻籽油、紫苏油和核桃油凉拌。

6.如何避免营养素的缺乏

素食人群容易出现缺乏的营养素主要有n-3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B12、维生素D、钙、铁和锌等。为了避免这些营养素的缺乏,建议有意识地选择和多吃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见下表)或营养素补充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