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 http://m.39.net/pf/bdfyy/bdfzj/“
小春此去无多日
何处梅花一绽香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
当朔风吹起
当草木凋零
当我们还没来得及
品味这浓郁的深秋
冬,已翩翩而至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
今晚19时32分
伴随一丝浪漫的凉意
我们迎来冬季首个节气
立冬
我国民间常把这一天
当作冬季的开始
有人说:
把秋裤塞进袜子里
是对这个季节最起码的尊重
立冬是24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斗指西北。太阳到达黄经度为“立冬”。“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义。人们通常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这节季正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的时候。
元朝著名诗人方回有诗写道:“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进入立冬不过十天,御寒棉衣尚未备好,半夜北风呼啸,几乎掀翻茅屋,清冷的早晨,皑皑白雪已盖满客船。可见,古代立冬开始就有降雪大风肆虐的景象了。那时,没有温室气体排放,暖冬现象极少。但立冬时节的南方,在诗人白居易《早冬》里却又是一番景象:“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古人十分重视“立冬”节气的到来。立冬这天,皇帝会亲自率领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行“迎冬”之礼。民间有立冬占卜,可卜得一冬冷暖和来年丰歉的习俗。“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有雨一冬雨。”“立冬若遇西北风,来年定是五谷丰。”——《二十四节气诗话》张纯林
古人定下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
初入冬时水面凝结
但尚未形成坚冰
薄冰映着阳光的金光闪闪
在水中铺展开来
二候地始冻
等到天更寒一些
连土地也覆上了一层冰霜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古人认为
雉鸡在立冬后即化身为大蛤
这源于稚之毛色与蛤之壳色相仿
中华民族天马行空般的丰富想象
可见一斑
自古以来
人们对立冬节气的到来
就有不同的思绪
许多人
畏惧冬天的凛冽严寒
但四时和明月
却都是诗人的好朋友
一个浪漫的人
眼里的冬天
不仅是皑皑白雪的风光大片
还有家的寒炉温酒
中国人有“立冬补冬”的习俗。立冬之后如何进补才是养生的关键,记住“6个三”进补法,让你整个冬天不生病,健康保平安!
1保平安的“三个肉”
羊肉——温胃御寒
羊肉性温热可温胃御寒,尤其适合在立冬之后食用,脂肪与胆固醇的含量也要比猪肉和牛肉少得多,是冬季具有进补和防寒双重效果的最佳美味。羊肉有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之功效,对气喘、气管炎、肺病及虚寒的病人相当有益。
鸽肉——壮体补肾
俗语说“一鸽胜九鸡”,鸽子肉的营养一直为人们认可,有壮体补肾、健脑补神、降低血压、调整血糖、养颜美容等功效,且易于消化,非常适合立冬之后食用。在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喝碗护肝补肾、益气补血的鸽子肉汤,可使人精力旺盛、容光焕发。
鱼肉——益智健脑
冬季虽然是进补的好季节,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宜吃太燥的肉类,而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的鱼肉就非常适合立冬之后进补食用。其蛋白质含量为猪肉的两倍,且属于优质蛋白,人体吸收率高。其次,鱼肉具有益智、健脑等作用。
2保平安的“三杯茶”
黑茶——降脂降压
黑茶里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等,能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具有顺肠胃的功能,对于容易积食的冬季肠胃来说,具有很好的缓解功效。中国民间有利用老黑茶治疗腹胀、痢疾、不消食的传统。
同时,黑茶在降血脂降血压方面有显著的功效,丰富的茶多糖是黑茶发挥保健作用的关键。还有提高免疫功能,抗血凝的作用。立冬之后多喝点黑茶对身体十分好。
红茶——预防流感
立冬之后,流感多发,预防流感不妨喝点红茶,冬天直接用红茶漱口或者泡茶来喝可以有效预防流感。红茶性甘温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能够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还可以去油腻。
乌龙茶——防止干燥
立冬以后,嘴唇干燥脱皮是最为明显的身体反应之一,而乌龙茶不寒不热,有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的作用。所以,立冬之后多喝点乌龙茶可以缓解由于维生素缺乏而出现肌肤干裂的情况。
3保平安的“三个酸”
柠檬——预防上火
柠檬的味道比其他水果更酸、更苦,是因为其中有机酸的含量比其他水果高出十几倍。有机酸是维生素C的“保镖”,立冬之后用柠檬泡水喝,能有效预防皮肤干燥和上火。
酸枣——镇静安眠
酸枣在中药房是作为一味中药来使用的。中医认为,酸枣性平、味甘酸,具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的作用。因此,很多人冬天休息不好,容易疲劳不妨吃点酸枣或泡水喝,不仅可以缓解疲劳,对治疗心烦、多梦、神经衰弱都有较好的作用。
酸梅——滋养肝脏
立冬之后,很多人会出现肝火旺盛的现象。这时酸梅就特别适合立冬肝火旺的人吃,有助脾胃消化,滋养肝脏,提高抵抗力。酸梅用来煮汤、炖肉都不错。
4保平安的“三碗粥”
红枣芝麻粥——擅补肾气
立冬后天气更冷,有些肾气不足的人就会感觉手脚冰冷。推荐喝红枣黑芝麻粥,能迅速温暖身体,也助于体内微循环,尤其适合手脚冰凉或便秘者。
腊八粥——养生助消化
冬季养生粥之中最出名的就是腊八粥了,在冬季的时候,喝腊八粥不但是能帮助孕妇补铁,老年人吃了助消化,还能让女性补血。
小米麦仁粥——擅补肾气
冬天很多人都有胃寒不适的问题,这时候喝点小米麦仁粥很有好处。小米有很好的安神养胃作用。麦仁含有丰富优质的植物蛋白,少量脂肪、多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B,还含有降血压肽等营养物质,有补虚,厚肠胃,强气力的功能。
5保平安的“三水果”
梨——止咳化痰
中医认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最适宜于冬季发热和内热的病人食用。尤其对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疼,大便燥结症较为适宜。立冬之后每天吃上一到两个梨可有效缓解冬燥。
苹果——生津解渴
俗话说,“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具有补脾气、养胃阴、生津解渴、润肺悦心的功效,被称为心血管的健康保护神。除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C外,还含有较多的镁,能使人皮肤健美、红润、光泽。
猕猴桃——维C丰富
猕猴桃维生素C的含量高,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心脏健康、帮助消化。猕猴桃性酸,味甘寒,还具有生津润燥,解热除烦的功效。
6保平安的“三蔬菜”
芹菜——
降压
祛痰
中医认为,芹菜性凉,平肝健胃,味甘辛无毒,多食,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并有祛痰、降血压作用。
莴笋——有助消化
莴笋中含的大量的钾,其中的维生素还有利于促进排尿,维持水平衡,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
菜花——补维生素
每克新鲜菜花,可为成年人提供一天饮食所需的维生素A75%以上。其维生素C的含量更为突出,每克可达80毫克,比我们冬天常见的大白菜、黄豆芽菜高3~4倍,比柑橘高两倍。
提醒你关心的人添衣保暖!
来源:新华社、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