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泥螺呛蟹腌蛏子,天生就是要被生吃掉的澎 [复制链接]

1#

泥螺呛蟹腌蛏子,天生就是要被生吃掉的!原创林泓毅风味星球收录于话题#台州2个内容#小众美食2个内容#海鲜6个内容

在老台州人家里,两样东西不能随意触:一是放在墙角,被塑料薄膜包裹的陶土大缸;另一个是放在冰箱门格子上的一个个玻璃瓶子。

陶土大缸里面是腌雪菜,芥菜蒂...那是台州厨房的命根子。一个个玻璃瓶里,则是台州厨房的灵魂:生腌。

生腌蛏子

*作者供图

十月的台州物产丰富,但天气燥热。三条雪菜黄鱼于前,胃口却丝毫不为所动。开胃的茶水被灌了一壶又一壶,但看着满桌的大鱼大肉,却还是提不起精神。

“冰箱里应该还有半罐上次剩的泥螺,要不要吃?”看着我手里筷子重千斤,亲戚转身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黄盖玻璃瓶。

外围的标签把泥螺遮挡的严严实实,拧开盖才半圈,一股黄酒夹杂着咸鲜甜的就从螺纹的缝隙里往外冲,并迅速占领房间每一个角落。

醉泥螺

*观众服务中心

一双从未沾染过油气的竹制长筷,一个白亮浅面小碟,是吃泥螺的标配。“一点油气也碰不得,你爸爸讲过的昂?”亲戚一边拿筷子夹,一边给我讲这里面的门道。

泥螺上桌,自然是霸气一些。原来敦实的老鸭汤被挪到了桌角,中间空出的小区域,才是泥螺的地盘。其他大菜围绕着它,颇有一种幼帝即位,群臣皆退的感觉。

看这架势,我夹了一个尝。“甜的啊?这东西不下饭啊,是零嘴菜。”我边吃边挑剔。

“有的吃就不错了,散装的泥螺和烂芝麻壳超市不得卖,现在可难寻了。”看着我惊讶加疑惑,亲戚无奈的摇摇头。

渔民在水里淘洗泥螺

*海派文化

以黄泥螺为代表的生腌,曾经也是副食品店的头牌翘楚。

几个被擦得发亮的红色大塑料盆,被玻璃板盖着,中间一定是泥螺,左右两边或是虾叽或是蟹糊亦或是螺肉。别看盆挨的近,气味却是各有特点,细闻都能一一甄别。

虾叽是活的小虾,在盐糖配合下,发酵出的本地虾酱。腥咸中带着红腐乳的扎实,味道不冲,却很抓人。

虾叽制作

*搜狐

蟹糊是成熟长满了黄膏的梭子蟹,切成糊状的小块,相比于呛蟹,蟹糊更能吸收烈酒和海盐的浓烈气味,混合后的味道能直接顺着鼻子里面的神经一直爬到大脑神经末梢。

黄泥螺则是生泥螺,加入了陈年的绍兴黄酒和盐来腌渍。淡淡的酒味当中,是咸中透甜,干净的海边喝着小酒吹海风的感觉。

传统的呛蟹

*作者供图

精于生腌的老台州人无需品尝,凑近鼻子一闻就知道:是不是糟烧,用的是不是大粒的松门盐场晒的盐,腌了几天等信息就能了然于胸。这是一种功夫,吃了几十年练就的。

现在似乎生腌的地位受到了冲击,灵力大不如前。健康饮食观念下,散装的黄泥螺,蟹糊被打上了不卫生不健康的烙印,超市的货架上,低盐和改良口味的生腌被封在玻璃瓶里,标签遮挡了他们工业产品的面目,配料表记载了他们的身份和经历,气味不透,外观难以看清的情况下,只能以价格论英雄。

曾经的翘楚,现在就只会被安排到小角落,等个有缘人来掀开玻璃盖。

大罐散装的泥螺,总是比小罐的抢手

*上海黄埔

想吃地道生腌,必须往海边的老渔村里找。乡下的老人妇女腌渍海鲜的技巧,是写到基因里的。

说不出什么精准配比的科学道理,也搞不拎清这个东西为啥产生,唯一的表达方式,就是家里各种腌渍海鲜,种类越丰富越好。

位于台州的苍岙盐场

*魅力台州

小个的蛏子和烂芝麻壳被整齐码在瓶子里,肉被烈酒和浓盐刺激的往里蜷缩。细咬起来,咸汁从纹理间往外渗,肉在口中慢伸开,逐渐筋道,像是给齿舌做了个大保健。

被切成小块的梭子蟹带着红膏——这是每只蟹的“军功章”,没膏的蟹是不灵的,拿白酒、糖、盐、姜一拌,吃的时候要吸起来嘬,当一块蟹膏杂着浓烈调料从舌尖和鼻尖两个通道一起进入身体,肺像被洗了一边,通透得紧。

*风味人间

而泥螺辣螺则是置于酒精之下,酒来隔绝了与外界微生物发生关系的机会,他们静静的不发出任何响东,只等给人以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黄泥螺

*作者供图

瓶瓶罐罐之间,有一个罐子里,是红色的半固体物质。打开一看,挑起来的是一条条被红曲沁透了的小带鱼,带着浓烈咸香气味,每一条鱼从头到尾,都很完整,没有硬刺。

“噶是鱼生,你爸爸以前小的时候最爱了”。

鱼生?我吃过鱼生,那不是生鱼片吗?老人看我一脸好奇,直接拿过筷子让我尝尝,但当我入嘴那一刻,就像呛了一口海水,齁的说不出话。

台州鱼生,和我们想象到完全是两个东西

*魅力台州

“鱼生,迷道赞得猛”,老人自己夹过一块,和我介绍起这鱼生的。

鱼生就是拿小带鱼腌渍,骨头细,味进得去,别看这东西样子不上台面,但是过去也是大户人家餐桌的小菜,穷人家就是咸菜疙瘩打天下,所以咸菜都取名叫“山螃蟹”“菜头鲞”,真正有钱人家,才去码头找小带鱼。

先用盐腌渍,使肉脱水,这一步,会挫掉带鱼的鳞片,去掉内脏,这样的鱼生能放不少时间。

带鱼是东海主要的鱼类资源之一

*陆龙兄弟

红曲是增香利器,也能充当纯天然防腐剂。这种鱼生做好之后,三伏天密封保存,想吃到时候夹出一条,一条就要吃上一天,所以也叫“咸缓菜”。一碗软趴趴难以下咽的陈年米饭,只需口鱼生滋味,能连着咽下好几口。

“以前兄弟四五个,大家一人分一段,谁抢多抢少,还要打起来嘞。”

陆陆续续尝了几种生腌,舌头略有麻木,咸味在口中回荡,几大口茶难除去其咸涩。好在这种咸是来自大自然,不是那种刺激的让人神经发怵的感觉。

海蜇头蘸虾叽酱是沿海一带的吃法

*flightck

当晚的晚餐很热闹,老人张罗了几道地道的据说我在城里吃不到的味道,其实菜都不复杂,但就是很多东西都已经难以寻觅。

新鲜的芋头杆炒虾酱,芋头杆炒软以后,糯中带着些许清甜,和虾酱的咸鲜口感并不冲突,反而是在更好的调节彼此的各种问题。酒腌的梭子蟹,香气吃完后还留在唇齿和指尖。

虾叽酱炒芋头杆

*搜狐

腌蛏子被泡着醋里,醋酸洗去了蛏子的泥气,夹几条姜丝,又是和直接吃不一样的感觉,辛辣咸鲜,这是偏门的角度,当中也有一些海边人坚守的道理。

几个渔家小菜,两个滔滔不绝的老人,一晚上的菜咸,吃得慢,从超市工厂到村子前面的小副食品店,老人的口中有叹息但也有一些接受事实的意味,那些被改良的包装腌货,只能压住饭,但压不住嘴。

但老人思考了一下,还是和我说了句,“年轻人这些东西少吃吃,年轻人勿要吃太咸,好鱼好肉多的,这些就是饭桌角落的一个小菜”。

*风味人间第二季

回去的路上,两个老人送我去村口坐车,手里提溜两袋蔬菜,都是他们自己种的,一路上无非就是保重身体吃好喝好的那点客气话。

临上车时,老人和我说想吃腌货下次还来,这就是乡下人家的桌边小菜,不值钱也不耽误功夫。

*风味人间第二季

城市的餐桌永远不会缺一个灵魂,他们可能是大酱,也可能是折耳根或是辣子、咸菜、豆腐乳,它们不出现在什么隆重华丽的正规饭局,却是家常饭局里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台州这是生腌的位置,其他城市可能不同,但这种不同正是我们每个地方独有的生活标志。

作者:林泓毅

排版:风味君

头图:风味人间

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原标题:《泥螺呛蟹腌蛏子,天生就是要被生吃掉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